光荣的使命、历史的重任

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个大专班

前两天刚度过了第二十一个教师节。我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也迎来了从教四十年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转眼我也是名老教师了。在教师生涯中,应该说我是很幸运的,因为我遇上了在中国戏曲教育历史上的几个第一。 我是1965年毕业留校任教的,到了1978年10月,中国戏曲学校由一所中专学校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从此在中国戏曲的历史上,有了第一所专门培养戏曲人才的高等学府。当时的院领导对我很信任,就把学院升格为大学以后表演系所招的第一个大学本科、专科班的班主任这样一个历史重任交给了我。这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也很光荣。因为中专的教学和大学的高等教育是有着质的区别的。特别是作为戏曲演员,应该如何区别大学和中专的教学还是个新课题。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一些比较深刻的体会,作一些介绍。 我记得学院升格为大学以后,所招收的第一批学员是二十名。当时称之为"专修班"的这批学生,嗓音条件都很好,有一些是来自剧团的青年演员,也包括了一些其他戏校的中专毕业生,还有一些来自普通中学的戏曲爱好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文化水平高于我们学院原来中专的毕业 生,在专业上都有很好的嗓音条件,但是做和舞、腰腿基本功的基础较为薄弱。为了使这样一个班能够更全面地迅速地成长起来,同时也是根据戏曲演员注重舞台实践的特点,我们从中国戏曲学校1973年所招收的一百多个中专学生中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和筛选,选出了四十三名学生,和1978年所招的这二十名学生合在一起,又从其他戏校招了一些插班生。这样,首届表演系大专班就产生了,一共六十八名学员,由我和王诗英老师、蔡英莲老师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们确实是在做着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不知道戏曲大学应该如何来组织教学。就拿我们培养演员的主课-剧目教学来讲,中专时候是学戏,到了大学,在表演技能的学习和继承上,还是离不开学戏。怎么区别中专和大学的学习,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学习,主要向各个兄弟艺术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电影学院以及一些文科大学学习,把他们一些高等教育必须履行的教学原则、课程的设置和规范,搬到了我们的课堂里。在教学初期,有些方面是形式上有,内容还跟不上。但是在我们的老校长史若虚同志的指导下,在荀令香副院长的具体领导下,再经过我们学院有经验的老教师共同研究,在实践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了培养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戏曲大学生的教学方法。当时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些认识,课程虽然和中专有的课程是相同的(比如学戏、练功排练),但关键是培养的标准和规格是有区别的。中专阶段通过练功学习,主要是解决学生对表演技能、技巧的掌握,侧重于技术的培训和学习。而到了大学,虽然仍然要练功,仍然要学戏,但是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的规格和教学目的上要和中专区别开来。要把剧目当作一种载体,提出的要求就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更重要是提高学生如何运用戏曲的唱、念、做、打这些基本表演技能,能动地创造角色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和标准,我们开设了各种课程,有戏曲史、戏曲表演的专论等。同时我们还借鉴了中央戏剧学院培养学生能力的表演理论课。我们也从体验生活、做小品训练人手,从生活小品渐渐过渡到用戏曲的表演技能来表现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史校长又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教学方式,即"半导体"的教学方式。众所周知,戏曲表演的教学历来是口传心授,从模仿入手,学的是前辈艺术家的创作成果,所以在中专阶段,学生更多的是模仿(诚然,模仿也能使学生掌握唱念做打的基本技能),但是大学应该和中专有区别。中专时期模仿会了,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了大学阶段就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有过硬的全面的唱、念、做、打的基本功,而且应该有自己突出的专项,并且应该更强、更精。所以,我们的做法就是吸收中专的一部分教学模式,然后在具体教学中注人新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在文化理论、综合素养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由于这个班由三部分生源组成,行当比较齐全,特点比较突出,经过了三至四年的学习,这个班以它少有的整齐阵容,以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给中国戏曲学院,也给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戏曲艺术带来了新的辉煌。那一段辉煌的历史,成为了中国戏曲学院一个极为耀眼的亮点。我有过这样的记录,这个大专班曾经在一年的紧张学习中,完成了148场演出,而且剧目是不断翻新的,演员的演出阵容也是不断变化的。1982年首届大专班临近毕业之时,我们到山东的济南和上海进行毕业公演的时候,引起很大的轰动。在上海逸夫舞台,两千七百多个座位,场场爆A原计划演十场,后应观众的要求续演了五场,观众依然热情高涨,又续演了五场,在上海获得了爆炸性的成功。当我们离开上海的时候,上海的党政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头版用半版的篇幅,登了一篇署名文章,题目为《京剧大专班轰动上海说明什么?》,中心意思就是:通过大专班到上海的毕业公演,使被"四人帮"所破坏、搞乱的民族艺术得到恢复,终于拨乱反正,走上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的道路,使人民看到京剧艺术后继有人,看到了京剧辉煌的未来。当时我作为大专班的班主任,确实也充满了满腔的热情,深深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因为我觉得历史把这样一个光荣的使命交给了我,使我看到了这样可喜的成果。 虽然1982年第一届大专班以辉煌的成就轰动了上海,轰动了全国,轰动了整个戏曲界,但是我们明白,这个大专班仅仅是中国戏曲高等教育所走出的探索性的第一步。今天回过头去看,我们那时候的很多做法还是非常幼稚的,是值得很好地去总结、去提高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学院的发展是飞速的,是惊人的。1995年中国戏曲学院又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招收了第一个硕士研究生。1996年又创办了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我又荣幸地赶上了一个第一,学院让我担任了这个研究生班的班主任,没想到一干就是十年,连续担任了四届班主任。

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个研究生班

关于中国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这段历史,我觉得在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上,应该落下重重的一笔。 这个班的成立,是在1996年由当时担任中宣部部长的丁关根同志在认真地、全面地总结了京剧发展近二百年的历史经验以后,所做出的战略性举措。丁关根同志深感京剧在近二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几次高潮、几次辉煌,而每一次高潮的到来,都和当时有那么一支优秀的表演艺术家队伍的形成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确切地说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及全国解放后,京剧曾经有过两段辉煌。众所周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后,京剧界出现了"四大名旦",前后的"四大须生",以及花脸的金(金少山)、郝(郝寿臣)、侯(侯喜瑞),武生泰斗杨小楼等,这一代的名家支撑了京剧发展的一段辉煌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除"四大名旦"仍活跃在舞台上之外,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中国京剧院的李少春、叶盛兰、袁世海、杜近芳为首的一批艺术家,还有像张云溪、张春华、李和曾等。北京京剧院,那时很有名的有马(马连良)、谭(谭富英)、张(张君秋)、裘(裘盛戎)、赵(赵燕侠)五大团长,这又是一支力量。这些解放前培养的人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艺术上、政治上获得新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特别要指出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戏曲学校以及北京戏校、上海戏校等等,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咱们学院,有大家都知道的刘秀荣、杨秋玲、刘长瑜、孙岳、李长春、冯志孝等等,是这一批青年演员和那批老艺术家,给京剧带来了又一次的辉煌。 正是基于以上的总结和思考,时任我们国家文化宣传最高领导的关根同志看到,进人20世纪90年代后,历史已经把文革后培养的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把于魁智、李胜素、张火丁、史敏、王蓉蓉、孟广禄、奚中路等这样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演员推上了各个京剧院团的挑梁的位置。但是这些顶梁柱他们自身总体的艺术素养,与将要承担的承上启下的责任以及戏曲跨世纪的历史使命,仍然有着一定的距离;能否把京剧从低谷中解救出来,创造新的辉煌,实在是令人堪忧。尽管这是由于种种原因所致,但是现实不能被我们所忽视。所以,从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这个战略高度来考虑,要使京剧能够继续向前发展,就需要对这样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进行集中的充电,再学习,再深造。这就是作为当时的中央领导从战略的高度,所看到的这样一个现实问题。所以,丁关根同志就下定决心,要为这些已经站在京剧事业第一线的、担任了各个院团主演重担的优秀青年演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担当起这样的历史重任。于是在1996年年初,在广泛听取了京剧界老艺术家们的意见,在大家的协商下,丁关根同志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中国戏曲学院,交给了表演系。 在中宣部的直接关心指导下,由文化部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担起了这样一个历史使命,并让当时担任表演系系主任的我来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这样一个历史的重任,而且又是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说实话,我心中也没有底。当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完成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必须和社会的、全国的教育系统接轨,能够保持一定的同步。 这些优秀的青年演员通过学习,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更多的是能够使他们的知识结构更上一层楼。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事业的未来取决于这支队伍的综合素质、表演水平以及文化素养。我们提出了办研究生班的办法,就是按研究生的教学规范、规格,来对这些青年演员进行深造。但是又有很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京剧演员原来的文化基础,学历层次,都不是很高。同时,又因为这个专业的特点,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练功,去吊嗓,去排练,去创作,他们不可能像普通的文科大学生一样,用很大量的时间,去背英语单词,学很多普通的文化课程。所以这个班既要达到研究生的高度,又要考虑到演员这种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对这个班的教学方法我们不得不进行一段时间的摸索。 1997年,在丁关根同志的直接主持下,在中宣部召开了研究生班的教学座谈会。就在这一次会上,汇集了专家们的经验和意见,也及时总结了1996年开学到1997年初不到半年时间的实践经验,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办学模式,总结为"一个工程,两个导师,三项结合,集中学理论,回团搞实践"分段制的教学模式。 所谓"一个工程",就是把每一个研究生作为一个系统培养的工程来看待。研究生的教学,要突出它的特点,就是个性化的培养,尤其是表演艺术,很强调个性。正是这些突出的个性才产生了诸多的流派,也正是这些艺术流派,给京剧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这些优秀青年演员,都有相当的艺术基础,如何在读研以后,进一步提高,找到他们新的突破口,真正成为承上启下的新一代京剧事业的领军人物,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认为,根据他们自己的专业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他们原来师承的艺术流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这是我们在培养优秀戏曲领军人物这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遵照这个原则,我们对每一个研究生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培养计划。我们把这些计划称为"因人而异的营养配餐的菜单"。全班二十六个同学,就有二十六个培养方案,虽然有总体共性的统一标准,但是在培养中,要对每个人的专业条件、专业基础、发展方向进行全面的分析,由此来安排他的学习计划,安排教师,安排学习剧目,以期通过学习帮助他们在艺术上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形成独有的艺术风格。 "两个导师"是指在明确了每个人的培养方向以后,为每一位研究生配备两位导师。一位是专门通过剧目教学来提高他的表演技能、创作能力的导师;再配备一位有较高戏曲理论研究水平,文化程度比较高的戏曲理论家或学者,来担任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导师。这也是考虑到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有这样一个特点。他既要像普通研究生那样从事理论的研究,同时又是戏曲演员,更注重的是在舞台上的表演技能和创作能力。如何把这两点有机地结合在学生身上,这就形成了我们研究生班教学组织工作的两个支柱:一个支柱就是表演技能、创作能力的提高。这主要是向老艺术家去学我们丰富的京剧表演的遗产和大量的京剧传统的剧目以及涵盖在这些剧目中的表演技能,包括一些绝技和一些流派的特点。第二个支柱即研究能力的提高。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在课程安排上,我们就采取了"两个导师"的教学方法。我们要求研究生班的青年演员,通过三年的学习,最后要见戏、见人、见论文。 所谓"三项结合",也可以叫"三项并举"。我们在课程的具体安排上,遵循这样三结合的原则,突出这样三点:第一个结合是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的结合。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的结合的。学了戏必须在台上演,见了台毯,见了观众,他的学习才能扎实,学习的成果才能真正落实。第二个结合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京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有着优秀的传统,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对传统的全面继承。京剧留下了成百上千的剧目,经过了历史淘汰,尚在舞台上经常上演的剧目也有几百出。而我们的青年演员,由于舞台实践、年龄和现在的整个文艺形势,致使他们与一些老艺术家相比,会的见的都比较少,所以继承还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继承,既有剧目演出的积累,也有各项表演技能功夫的提高和学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现在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已经告诉我们,京剧艺术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够获得新的生命,否则市场会越来越萎缩,观众会越来越少,剧目会越演越窄。要想让京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迎来新的辉煌,这一代艺术家就不仅要忠实地全面地继承传统的京剧剧目和表演技能,同时又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是我们研究生班在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三个结合是技能训练和理论研究的结合。一方面要强调表演技能,包括唱、念、做、打。不是说读研究生了,功可以不练了,可以不吊嗓了,腿也不压了,最后理论提高了,唱、念、做、打的功夫回了,这绝不是我们培养的目标。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说明我们的培养工作是失败的。所以技能的培训,三年中不能间断,功不能一天不练。但是光是练功,光是技能的提高,还不是我们办研究生班的主要目的。理论的研究,这是后劲,这是底蕴。一个演员能不能成为艺术家,能不能真正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领军人物,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能的提高和掌握上。所以我们在教学上,坚持了这样三个结合。 明确了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之后,我们就要从研究生的实际清况出发来进行教学时间的安排。这些优秀的青年演员,基本上都是各个院团的挑梁的主演、台柱子,有的已经担任了剧团的领导。剧团的主要经济来源要靠他们的商业演出,所以我们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就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按普通的研究生培养,三年脱产,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优秀的演员,如果三年在学校学习,脱离他原来的剧团,那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最后我们针对各种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经过了科学的测算,在既不降低标准,又要解决这些现实中的客观存在的问题,扫清这些障碍的情况下,提出了"集中学理论,回团搞实践",分段制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就是:把他们必须上的文化理论课程,浓缩起来,每年集中用三个月,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阶段(各一个半月)完成。集中学习的时间选择在剧团演出的淡季,把这些学员集中到学院里,进行公共课程的学习。这样既完成了他们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任务,同时又缩短了他们脱产学习的时间。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剧目研习课),因为是属于一对一的单兵教学为主体,比较灵活,完全可以不集中安排,可以和日常的剧团的艺术生产同步进行。所以向老艺术家学戏,提高技艺,不采取集中学习的办法,而是贯穿全年,和回团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我们既不降低标准,不削减必须上的课程,同时确保了学习和舞台实践学习和本团的艺术生产相结合,达到互不耽误的目标。这样做也较好地扫清了办班之初各个院团领导以及研究生们的顾虑。我在这儿说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我们在第一届招生的时候,即将人学了,有两位很优秀的青年演员,突然提出家庭有困难,不能来上学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以上所提到的这些实际问题。当我们在丁关根同志直接主持的教育座谈会后,提出了"集中学理论,回团搞实践"的分段制教学模式,而且经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可行的,是有效的,是能解决这些矛盾的,而且是利大于弊的。这两位同学又积极地要求插班,要求办第二届。当然这只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实践证明,我们现在贯彻的"一个工程,两个导师,三项结合,集中学理论,回团搞实践"分段制的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是行之有效的,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我们这个班,能够从1996年招了第一届后,又接着招第二届、第三届,一直到现在,第四届学生也已经投入了正常的学习。这是在全体办学人员,上至中央领导,下到我们学院的所有参加研究生班建设、教学工作的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同时也离不开这些研究生们自己的投人。 从1996年创办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至今已经九年了。第一届我们招了二十六名学生,在1998年3月,又招了第二届,录取了二十二名学生,这两届基本上是以京剧演员为主体的。后来由于这两届研究生班的成功举办,特别是这两届研究生毕业以后走上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显现出研究生班这种形式、这种学习的模式对他们在总体素质和表演技能方面的提高,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收效,再加上中央电视台这些新闻媒体的积极宣传,研究生班已经成了我们国内戏曲界的一大热点。许多青年演员,不仅是京剧的,还有很多优秀的昆曲、地方剧种的青年演员,都强烈地要求能够到这个班里来学习、提高。顺应这种历史的潮流,领导同志又决定在2002年招收了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虽然还叫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但实际上招收的学员已经不限于京剧一个剧种了。第三届一共招了四十三名学员,包括了京剧、昆曲、河北梆子、评剧、川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八个剧种。第三届人学以后,社会的关注程度、要求来上学的呼声越发不可收了。在大家强烈要求下,去年又招收了第四届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又有四十八名优秀的青年演员跨进了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的大门。从1996年至今,一共办了四届研究生班,招收了一百三十九名学员,他们来自全国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我们初算了一下,包括了京剧昆曲等十五个剧种,其中京剧演员一百零八名。我作了一个统计,这一百三十九个研究生,光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就有五十三名之多,其中还有三位"二度梅"得主。这一百三十九名学员的年龄跨度很大,第一届到现在,最大的已经年过五十岁,最小的现在年近二十五岁。所以说四届研究生班,包括了一个很大的年龄段,一个历史阶段。从最近戏曲舞台上所出现的优秀剧目、优秀的阵容、优秀演员的状况,大家可以看一看,在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这样一个名牌栏目里播出的高质量的演出中,在每年的重大综合电视晚会出现的戏曲演员中,这个年龄段的演员(特别是京剧),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毕业于或者正在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中学习。前不久,有一位领导同志很感慨地说"按照现在的实际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京剧已经进人了研究生班的时代?"我觉得这个评价和总结是非常科学的,也是非常实事求是的,也证明了当初中央领导同志在老艺术家们的支持协助下,所推出的这样一个战略举措,已经在我们的实践中,显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这一批优秀演员,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团队力量,形成了一支蓬勃向上的充满活力的、引领着我们戏曲事业走出低谷、走向新的辉煌的一支队伍。我们对这些戏曲研究生,充满了信心。 研究生班现在有两届学生还在学习。第三届研究生不久将要进行毕业公演。我们也正在紧张地准备,盼望着他们能够以更优异的成绩,来向党、向人民汇报。第四届中国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四十八名学员,人学还不到一年,但是他们也正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很好的学习姿态和势头,投人到了研究生的学习当中。 在教学方面,我们还非常重视"三个课堂"作用的发挥,这也是研究生班教学中的另一个特点。所谓"三个课堂",第一课堂就是所有的研究生课程,即在教室里正规上课的这部分课程,这是基础,是必修的课程。第二课堂是指大量的艺术观摩和研讨。因为这些学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到了北京,到了中国戏曲学院,除了在课堂上学到很多系统的知识之外,北京作为我们祖国的首都,它各方面的信息量是任何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几乎每天都会有来自祖国各地、来自世界各地的,高质量的、五花八门的艺术形式的演出。作为一个青年艺术家,要想有创造性,不仅要对本专业有很扎实、很过硬的基础,而且必须要有很宽的知识面、开阔的眼界。北京是一块适合艺术家成长的肥沃的土壤,所以我们十分重视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就是观摩。除了在北京组织观摩之外,我们还在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去参加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举办的一系列重大的艺术节和各种赛事演出。这几年来,我们观摩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第六届中国戏剧节、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以及上海国际文化艺术节等众多的演出。研究生们通过这种集中的观摩,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产生了艺术创作的灵感,激活了创作的劲头,为他们今后的发展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手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第三课堂就是我们为这些优秀青年演员开辟的相互交流、切磋技艺的课堂。研究生班囊括了十多个剧种的优秀演员,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代表性的表演技艺,多数是身怀绝技而来的。这样一些优秀演员,能够凑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难得的交流学习的机会。所以我们提倡同学之间要展开交流和互学,要求研究生走上讲台。这四届研究生,包括了好几名"二度梅"的获得者,包括了五十多名"梅花奖"获得者、"文华奖"获得者,以及各大全国性艺术赛事的金奖、银奖的获得者。基于这样一个特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提出了利用第三个课堂的优势来推动研究生班的学习与研究。 除了在艺术上对他们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之外,我们始终坚持一条,我们培养的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是有良心的艺术家,有责任心的艺术家。没有这样一个前提,是很难真正成为一代戏曲的领军人物的。由于坚持了这样的一个培养方针,再加上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戏迷朋友们以及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同行们,对他们寄托的这样一种深切的期望,使得这些优秀的青年演员,一踏人研究生班,就很自觉地产生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他们深深感到,自己已不是一个普通的演员,而是身担着承上启下的历史重任的一个研究生。要做到名副其实,不辜负大家的殷切希望,就需要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第一届研究生班在毕业时,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曾给予了集中的报道。当时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在节目结束的时候曾经说:观众朋友们有一种期望,就是21世纪有没有好戏看,就要看这些研究生了。因为社会各界对青研班如此的关注和期望,使我这个班主任,既感到无上的光荣,更感到沉重的压力。九年来,我一直未能摆脱如履薄冰似的感觉,生怕因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的状态、工作水平的局限,不能完成这样重要的历史使命。 回顾这九年的办学经历,我们可以无愧地说基本上是成功的,这些研究生不负众望,经过三年的学习,他们不但在艺术上有了明显的进步,而且相当多的研究生都已经走上了各个院团的领导岗位。就拿中国京剧院来说,一、二、三,三个团的团长,都是由我们已经毕业了的研究生在担任。另外,研究生班成功的办学经验,也为今年国务院批准开设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即MFA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和依据。 我希望研究生班这一段非常独特的但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办学经历,能在我们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回顾我所走过的路,我深深感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国家,离不开我的母校。我个人的成长一直伴随着中国戏曲学院的发展而发展。我从1956年踏入这个校园到今年,已整整四十九年了。虽然我已过了退休的年龄,但学院领导让我再干一段,希望我能负责创建第一个MFA班的教学工作,这将意味着我又一次有幸地赶上戏曲教育史上的一个第一。 能够在中国戏曲学院度过我的一生,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荣幸。我有这样的愿望:只要自己身体、精力还能够胜任,我将完成党和学校交给我的所有的任务,认真地、兢兢业业地去做好各项工作,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的使命。 最后,我祝愿我们的戏曲教育事业能够代代相传,也希望我们中国戏曲学院真正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名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