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业业,一片丹心

我所亲身经历的中国戏曲学院发展历程(1950一1956)

1949年春,由田汉、冯玉昆领导,原属国民党青年军的四维剧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围困北平时,已从当时西郊颐和园附近的兵营进驻北平城区,归属傅作义所率领的部队管辖。北平和平解放后,由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文艺部旧剧处接管了这所随国民党将领傅作义部在北平起义的四维剧校三分校的全体成员。 当时,负责接管四维剧校工作的主要有田汉、史若虚、李紫贵、徐特等领导同志。开始校名为北平平剧实验学校,校舍建在北池子草垛胡同。 当时,戏曲学校的在校学生主要是从四维剧校转过来的学生,其中有谢锐青(维蓉)、王诗英(维蕊)、刘秀荣(维蔓)、张春孝(维孝)、朱秉谦(维义)、李鸣岩(维艳)、柏之毅(维年)、钮m(维骠 )、关雅浓(维尧)、孔祥昌(维昌)、张桂良(维良)等四十余名学生外,还包括1949年至1950年春陆续进校的王荣增、苏移、苏稚、李可、金桐、蔡淑卿、赵慧笙、徐若英等10余名学生。 1950年初,校名改为戏曲改进局(后为戏曲研究院)戏曲实验学校,校长田汉、教务长史若虚、教务主任李紫贵随后,学校聘请了王瑶卿、尚和玉、马德成、王凤卿、谭小培、鲍吉祥、金仲仁、萧长华"八大教授" 1950年5月实验学校由草垛胡同迁往西四赵登禹路新校舍。 1950年戏校从北京、上海、沈阳、武汉招收了建国以后的第一批新生,其中有杨秋玲、俞大陆、马名群、萧润增、梁幼莲、陈国卿、毕英琦、吴7钰璋、孙洪勋、曲素英等近八十名学生。(有关学生名单详情见"北京旧闻丛书"《梨园轶闻》第359页,作者刘篙昆) 1950年一1956年戏校的机构设置情况(先为股,后为科):这时,戏曲学校的教学机构设有:京剧股:负责人赵荣欣、赵雅枫、王连平、荀令香;音乐股:负责人于善民、何启佑、陶箔、王作婶;演出股:负责人奎富光、唐福顺;行政机构有:秘书室:负责人王誉之;财务股:负责人阎继勋;行政股:负责人李承祥;伙食股:负责人张增全;教导室:负责人徐良冀、王弼萱、张琪瑶;教务股:负责人赵仰苏;文书股:负责人刘忠奇;共青团:负责人王怀胜、张振藻、王世勋、石玉秀。

校名的变更

1949年初为北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华北文艺委员会旧剧处所属北平平剧实验学校; 1949年10月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成立,田汉任局长。他提出将四维剧校划属戏曲改进局领导。建议后,于1950年1月28日学校被命名为戏曲改进局(后为戏曲研究院)戏曲实验学校; 1954年5月归属于文化部领导,更名为中国戏曲学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戏曲学校大事记

1949年10月1日学校组织师生在下午三点,参加了开国大典的游行活动; 1950年在中南海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文代会及文艺会演,演出剧目《金钵记》。谢锐青饰白蛇、王诗英饰青蛇,并获奖; 中国戏曲学校京剧科于1951, 1952, 1954,1956, 1958, 1960年连续招收数届新生人校。 1951年4月学校组织部分师生赴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1年6月17日至10月26日学校的老教授及广大师生在前门外鲜鱼口大众剧场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举行了五场义务演出。五场义演剧目及参加演出人员名单(详情见"北京旧闻丛书"《梨园轶闻》第362页至第363页,作者刘篙崑) 1954年东北戏曲学校并人中国戏曲学校,定名为沈阳分校,成立实习剧团; 1955年夏,中国戏曲学校校址迁往宣武区里仁街新校园; 1955年沈阳分校迁移北京新校址。

二十一世纪五十年代教学、演出情况

中国戏曲学校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节假日、寒暑假从不休息,每周都要在前门外的大众剧场、广和、中和、开明剧院、东城的圆恩寺影剧院以及中央戏剧学院的实验剧场等地进行对外实习演出。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棋盘山》、《白蛇传》、《珍珠烈火旗》、《上天台》、《四杰村》、《木兰从军》、《玉堂春》、《辕门斩子》、《黄一刀》、《孔雀东南飞》、《伐子都》、《拾玉镯》、《钓金龟》等剧目。 1.专业教学教师阵容强大、教学内容广泛,涉及戏曲史论、表演理论等。当时戏曲学校教师阵容强大齐整,除聘请京剧鼎盛时期的名家王瑶卿、尚和玉、马德成、王凤卿、谭小培、鲍吉祥、金仲仁、萧长华"八大教授"外,还聘请了众多三四十年代在社会上就享有盛名的富连成科班、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名演员与教师。其中涉及富连成的喜、连、富、盛、世、元、韵,中华戏校的德、和、金、玉、永,所有各科的名家、演员百余名。另外,还有来自尚小云先生组建的科班荣春社已出科的赵荣欣、汪荣汉等青年教师。20世纪50至60年代,是中国戏曲学校师资行当齐全、阵容雄厚的鼎盛时期。直到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其中不少教师仍然是中国戏曲学院表演专业的教学骨干。 2.文化教育课程涉及古今中外,尤其是京剧科50班的甲、乙班,均开设中国古典文学、诗词、古汉语、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近、现代历史等课程。由于他们的文学、戏曲理论知识广泛,出现了不少从事表导演理论、戏曲史论、音乐作曲的人才,如钮骠、贯涌、逯兴才、金桐、涂沛、沈惠置、刘沪生等。 3.尤其难忘的是1951年抗美援朝,戏校的老教授纷纷请缨,为捐献飞机粉墨登台于大众剧场共举行了五场义演。6月17日首场打炮,舞台上田汉写的一副对联赫然醒目:学来粉墨春秋谈唐说宋,鼓舞风月儿女抗美援朝。戏码为:谢锐青、刘秀荣《樊江关》;张德俊《武松打店》;马德成、宋富亭《百凉亭》;尚和玉、田中玉《晋阳宫次大轴为萧长华、郝寿臣、鲍吉祥、华慧麟、谭小培、刘喜奎、林秋雯、常少亭《法门寺》。 第二场为:赵雅枫《金雁桥》;刘秀荣、张启洪《下山》张德俊、方连元、宋富亭、奎富光《武松打店》;雷喜福、张永禄、罗玉萍《审头刺汤》;大轴戏为郝寿臣、萧长华、贯大元、田淞、江新蓉、萧盛萱《乐毅伐齐》。 第三场:许湘生、许德福、贺春泰、袁国林、 郭世华、王荣增《杨排风》;雷喜福、张永禄、毕鑫如、朱秉谦《失印救火》;张德俊、方连元、赵雅枫、李连甲、赵荣欣、汪荣汉《狮子楼》;贯大元、谭小培、萧长华《清风亭》,大轴戏为郝寿臣、鲍吉祥、李甫春、田淞《打龙棚》。 第四场:许湘生《红桃山》;雷喜福、华慧麟、王福山《打渔杀家》;萧长华、宋富亭《普球山》;姜妙香、谭小培、马德成、张德俊、侯喜瑞、贯大元《黄鹤楼次大轴戏萧长华、郝寿臣、李甫春、赵荣欣、罗玉萍、王荣增《逍遥津》。 第五场:宋富亭、李甫春《清风寨》;贯大元、雷喜福、梁连柱、于玉蘅《搜孤救孤》;姜妙香、苏明宝《罗成叫关》渔谭富英、萧长华《当铜卖马》;白云鹏《木兰从军》(京韵大鼓);大轴戏为李桂春、郝寿臣、张德俊、华慧麟、方连元、梁连柱、宋富亭、奎富光、范富喜、赵荣欣《巴骆和》。 此五场演出不同凡响,通天教主王瑶卿担任舞台监督,戏迷奔走相告,五场义演全部收人上交抗美援朝总会。

中国戏曲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戏曲音乐教育事业的开端,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科。戏曲音乐教育事业,伴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从无到有地发展壮大起来。我为自己曾是参加这一事业的第一代人感到自豪。 自有京剧以来,京剧科班、班社培养京剧音乐伴奏人才,一直都是沿袭"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授艺。虽然也培养出了众多的京剧乐师,而且出现了不少的优秀演奏人才。但是,我们应该承认,这种教学方式存有很大的局限性、落后性与盲目性。它的局限性表现在培养的人才数量有限、成才周期长、成才率不高;它的落后性表现在不能采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更不能采用科学的教学管理手段培养人才;它的盲目性表现在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与教学目的。 建国初期,仅中国戏曲学校设立了表演、音乐、舞美较为规范的三个专业教学科。一般的戏曲学校,只是在京剧科下设音乐组或乐队,代为培养伴奏学员,尚未设立专门教学机构。一般安排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着演员转,演员排什么戏,就给乐队学员说什么戏。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上海、山东、江苏等部分戏曲学校分别设置了京剧音乐科,开始进行京剧伴奏专业教学。 一所戏曲学校,要培养出具有较高水平的京剧音乐伴奏人才,必须设置专门的教学机构,才能保证教学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计划性、规范性,从而避免教学陷人盲目性、随意性。 自1952年中国戏曲学校创建京剧音乐科开始,大胆地吸收、借鉴了古今中外的音乐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师带徒"这一培养京剧音乐人才的旧模式,开始进行京剧音乐伴奏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应该说,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自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科创建以来,通过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教育方针,采取"因材施教"、"一专多能"、"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并重、传统题材与现代题材并举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培养出众多的京剧音乐创作人才、演奏人才、教育与教育管理人才。他们分布在全国各京剧院团、艺术院校、文艺团体,成为从事戏曲音乐演奏、创作、教育、管理等诸方面的优秀人才和骨干力量。这其中有优秀的京剧音乐作曲名家:关雅浓、任枫;优秀的京剧音乐演奏员:唐继荣、冯振霄、苏焕学、万瑞兴、潘永玲、李朝贵、杨柳青、史镇鑫、刘茂发、林宗提、张素英、白宝珠、迟彦春、赵建华;优秀的教育与教育管理人才:关雅浓、任枫、王诚、孔祥昌、曹宝荣、洪伟、杨凌云等。 1952年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科,正式招收了第一班京剧音乐伴奏专业的学生,从而开始了京剧音乐伴奏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它代表了京剧教学形式的变化与发展。中国戏曲学校的这次尝试得到众多方面的帮助,当时参加筹备并担任教学工作的有戏曲改进局(中国戏曲研究院前身)音乐教育部门的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研究工作者、专家多人,其中有:屠楚材、吴春礼、张宇慈、何为、李刚;民乐演奏家王君瑾等多人。 下面我从各方面介绍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 第一、招收学员的条件:1.文化程度:一般都是初中毕业或高中生;2.专业条件:都要掌握一种京剧或民乐、西洋乐器的演奏技能和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招收的学生及掌握的器乐:陈师里(民二胡、箫)、郝德全(民二胡、民笛)、刘德润(民二胡)、张概(民二胡、京胡)、方智训(民二胡、手风琴)、张新民(京胡)、徐进修(京胡)、王汉璋(京胡)、王诚(京胡、打击乐)、任枫(京胡、打击乐)、蔡嘉欣(京胡)、陈蔚苍、董光印(民二胡)等。原四维剧校的学生有:关雅浓、张桂良、孔祥昌;陆续从京剧研究生班和京剧科转过来的学生有:王世荣、李廉、冯颖、陈汉生、赵琳等。 第二、开设的课程(仅限专业课,文化课分班授课):是以传统京剧音乐伴奏乐器为主的前提下,开设了民族器乐课(琵琶、民二胡、民笛、笙、洋琴等)西洋器乐有钢琴、大提琴、长笛、黑管等课程,以及外国音乐基础理论、和声、复调等课程。京剧传统专业课程:武场设有:板鼓、打击乐合奏;文场设有:胡琴、二胡、三弦、月琴。 第三、专业教师阵容:板鼓教师:松文明、方富元、阎宝泉、刘宗生等;合奏教师:陈文荣、张桂来、方瑞山、姚德林等;文乐教师:于善民、何启佑、马竹青、吴炳璋等。 通过以上所介绍的教师阵容、课程设置、招生条件,证明当时所寻求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既重视传统专业技能训练,又重视音乐基础理论教学既重视京剧传统演奏技能训练,又大胆吸收、掌握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演奏技能训练。从而为丰富、扩大京剧音乐的表现力,为京剧音乐伴奏技能适应表现现代题材,为培养京剧音乐创作人才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后来成为作曲家的关雅浓、任枫均从这种教学模式中受益匪浅。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历届中专教学班级基本沿用了这一教学模式。 从1952年招收的第一班学生素质条件、教学起点和教学要求来看都是比较高的。从招生条件、学制年限(五年)、课程设置、培养规格来看已超出了培养中专人才的水平。关于培养规格当时虽没形成明文规定,可是从后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当时探索的是培养大学专科以上的京剧音乐伴奏人才的办学思路。为此曾经有过争议,尽管没有结论,但后来实践证明提出此问题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从1954年开始招收的历届学生全部是小学毕业生,学制六年。 简要总结几条教学原则:从我几十年来的亲身体验来看,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科(系)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中专教学阶段始终坚持了几项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 1.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与音乐理论全面提高; 2.坚持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3.坚持循序渐进,少而精的教学原则; 4.吸收民族音乐、西洋音乐演奏技艺,丰富京剧音乐表现力,适应京剧表现现代题材; 5.坚持基础教学与剧目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6.坚持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7.坚持传统、新编、现代戏"三并举"的教学原则; 8.探索培养高级京剧音乐演奏人才教学模式。

任学院副院长时期的有关情况

我任副院长是1984年初至1988年初。这届领导班子大约是组建于1983年秋季,这是在戏曲学院老一辈领导者、教育家史若虚病逝后,首次组建的一届年轻化的领导班子。这届领导班子,院长是王荣增,副院长有马名群、孔祥昌,书记是刘亚明、副书记是王弼萱。这届领导班子面临学院改制、教学转轨的艰巨复杂局面。 首先,要改变几十年形成的中专教学体制,探索大学教学模式,这要涉及到教学体制的转变、学科建设、干部选调、师资的调整与配备、教材建设等等艰巨的任务,这不是三五年就能解决的问题。 其次,我担任行政副院长,主要是负责学院行政、后勤、财务、基建等方面的工作。当时面临最大困难是经费的短缺,教学、住宿用房紧张,教学经费的投人严重缺乏。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教职员工生活、福利待遇及住房条件的改善,阻碍着学院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为解决上述所存在的矛盾和困难,在院党委集体领导下,经全院行政、后勤各部门的领导干部与全体职工的艰苦努力,我们做了如下几项主要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 一、积极狠抓基建工作,改变职工住房、教学用房紧张状况。 中国戏曲学校是建国初期所建立的一所学校,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改制为学院,当时学院尚无一套单元住房。可当时学院有四百余名老、中、青教职员工急需改善住房条件。经有关领导的支持和学院后勤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戏曲学院于1982年才首次建成两栋单元楼,计60套住房;于1984年建成两栋高知楼,计24套单元住房又于1985年从舞蹈学院借住单元楼房14套(期限三年);于1987年从文化部北太平庄宿舍小区分得单元楼房近40套。至此学院的部分教职员工(约一百五十余户)住房条件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学院于1985年和1987年为解决教学用房与扩大招生学生宿舍紧张,经过多方努力,分别改建了学生餐厅、建成临时办公用房300平米和学生宿舍500平米小楼一幢。(按北京市教委要求,开始创办起大学学生公寓楼。) 二、随着当时北京市教育系统后勤改革的步伐,学院后勤部门也进行了大胆改革。 学生新食堂的建成,除彻底改善了学生食堂的卫生条件,为了提高伙食质量,增添花色品种,购置了机具、设备;为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建全了奖惩制度车辆运输按行驶公里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挖掘了司机、车辆的潜力,节约了经费的投入。 三、首都高校在改革初期,为解决经费不足和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普遍兴办了第三产业,利用学院的人才、物资、房屋、设备向社会开放,进行经济创收。当时戏曲学院的条件与一般大学无法相比。我们根据学院当时现有条件,利用地下室兴办了招待院另外,办起了小卖部、梨园书店;利用教师、技术人员到艺术院团、院校进行教学、外援,签订劳务合同,取得的经济效益由院、系、个人按比例分成。从而才勉强保证全院教职工每月发放30元的奖金。当时,教职工的工资较低,月工资42元至82元者在全院占有三分之二,所以,30元对每个教员而言不算是小数目了。

我的人生历程

我自幼就非常喜爱京剧艺术。1948年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考人了四维戏剧学校,走上了学习京剧艺术之路。参加四维剧校后,我曾和朱秉谦、李鸣岩、张华森、张春孝等,随梁连柱、徐鸣策、李尉泰等先生学习老生、小生。新中国成立后,四维剧校全体成员,归属于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中国戏曲学校前身)。这时,我和李可、苏移等随李连甲、郑亦秋先生学戏。1952年,因身体原因改学京剧音乐伴奏。1957年我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科,从此,我开始踏上了从事戏曲艺术教育之路。开始,我在戏校音乐科担任教师、班主任、副科长,中国戏曲学校改制戏曲学院后,历任音乐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代主任,1984年任戏曲学院副院长,1991年任戏曲学院纪委副书记等职。1995年离休后被音乐系返聘继续从事教学音像资料的录制与积累工作。 我自毕业留校任教,从教员、班主任、科、系副主任到副院长,从事教学、党政及教学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所取得的点滴成果,都是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老师、校友们的关怀与支持的结果。我要向党组织和老师、校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临近母校建校55周年之际,作为一名参加建校时期的老校友心情非常激动。每逢母校迎来五年、十年校庆之际,总想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才感到欣慰。这次有机会能为参加校史回顾、资料积累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感到非常高兴。现将我在学校(院)几十年所亲身经历的主要事件、活动,写一些回顾之类的文字材料,仅供领导与有关部门参考。 我从事戏曲艺术教育近五十年,其中我主要的时间和精力作了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主抓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1957年一1966年,我主要是担任音乐科中专1956班、1961班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1973年一1984年,我在戏曲学院音乐系主要从事的是中专、大专以及青年进修班的教学组织、管理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974年一1984年抓紧进行教学改革; 自1974年至1984年为适应京剧音乐教学改革需要,我团结、组织部分教师,坚持进行了京剧月琴、三弦、笛子与唢呐的教学改革。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通过吸收、借鉴民乐月琴、三弦、笛子与唢呐的训练方法和演奏技能,来丰富、提高京剧月琴、三弦、笛子与琐呐的演奏技能。当时,这些校内和校外聘请的教师,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在音乐系中专74, 78班进行的上述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这两个班内,月琴、三弦、笛子与uj呐的演奏技能具有突破性提高的学生有:月琴专业的雷群安、刘辉;三弦专业的高侠、王群;笛子专业的姜景洪、聂海军;唢呐专业的牛静、宗德功等一批学生。他们毕业后,在戏校或剧团都是出色的骨干教师和演奏员。 这些教师通过十年的艰苦努力所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是十分宝贵的。当时,积累这套教学经验,更主要的目的是为大专培养京剧月琴、三弦、笛子与唢呐的高级演奏人才,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遗憾的是,1984年我被调离教学岗位,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十年探索的宝贵经验,未能得以继续实践,是我始终感到遗憾的事。 1980年一1984年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1980年,研究教师队伍状况时,我发现当时音乐系的部分老教师,在三、五年内将陆续退休,更严重的是到1990年,这批宝贵的师资人才将所剩无几。这将关系到音乐系教师队伍是否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我经过认真测算后,向院领导提出呼吁,经两届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三届毕业生中选留了一大批学生留校。在音72班、音73班选 留的毕业生有:张可来、耿建华、马勇、田少华等10余人,在音74班、音78班连续选留的毕业生有:耿连军、姜景洪、雷群安、顾玉杰、刘铁山、聂海军等10余人,留校担任教学或伴奏,作为师资后备力量。自1980年至1984年,从三个班级所选留的这20余名毕业生,到1990年后,在众多老教师已面临退休之际,他们果然已经成为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和附中音乐科的教学骨干与中坚力量。 第二、20世纪80年代初,录制了一批教学音像资料。 20世纪80年代初,在教育领域已开始使用音像电化教育手段,我抓住这一机遇,开始酝酿录制学院内外京剧乐师的教学与示范演奏资料。经过三年的努力,于1984年在有关部门与院内外专家的大力支持下,首先录制了一些自30年代就已成名的部分京剧乐师的京剧音乐示范演奏录像资料。 参加这套京剧音乐演奏录像的有:白登云、黄天麟、韩恩华、沈玉才、何顺信、迟天标、唐在炘这些专家都曾与众多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进行合作,有的是流派艺术的创始人,有的是擅长某些表演流派艺术演奏。他们的演奏技能熟练、功底深厚、技艺精湛,与演员合作关系密切,乐师之间配合严谨默契。有的乐师为京剧表演流派艺术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现在把聘请这些名师、名家录制的剧目、选段内容和聘请的演员介绍如下: 鼓师白登云、琴师黄天麟、韩恩华录制的有梅(兰芳)派剧目《生死恨》、《西施》、《宇宙锋》选段,由关静茹演唱。 鼓师白登云、琴师沈玉才录制的有老生剧目选段《搜府盘关》、《御碑亭》,由刘曾复演唱;《甘露寺》、《取帅印》、《定军山》,由欧阳中石演唱;《沙桥饯别》、《战樊城》,由沈长春演唱;梅派剧目选段《太真外传》、《凤还巢》,由杨春霞演唱。 鼓师裴世长、琴师迟天标录制了老生剧目《逍遥津》、《辕门斩子》选段,聘请李宗义演唱。 琴师何顺信录制了张(君秋)派剧目选段《望江亭》等。何顺信先生除录制剧目选段演奏外,还录制了一部《京胡基础训练教材》。何先生的这套《京胡教材》内容丰富、要领简明、语言精炼、示范精确。教材内容是从京胡的姿势手法、弓指法讲起,然后进一步讲解双手各种技法的掌握和运用要领。 唐在炘录制了《程派演唱乐队伴奏训练》,可以使我们从中学到如何训练戏曲伴奏乐队的有效方法。 在录制部分社会京剧音乐名家演奏资料的同时,在学院内还组织了部分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录制了一套教学示范演奏资料。这批老教师,当年大都来自社会各京剧班社与剧团,他们的舞台经验丰富,与众多京剧名家进行过艺术合 作。因此,他们的戏路宽泛、接触表演流派面广,演奏技艺娴熟、规范,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录制这些教师珍贵的示范演奏资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加录制这套京剧音乐示范演奏资料的中老年教师有白登云、吴炳璋、刘宗生、崔永魁、阎宝泉、关禹洪。一批中青年教师参加了录制这套京剧音乐示范演奏资料有:王诚、张素英、李敏生、任虹、杨凌云、马俊豪、张金生、白宝珠、倪仪斌等。 现在把这些教师录制的剧目、选段,锣鼓、曲牌内容和聘请的演员介绍如下: 白登云录制了《板鼓技艺演奏专集》一套:(1)京剧锣鼓演奏;(2)京剧唢呐曲牌演奏。 白登云、张素英录制了《击鼓骂曹》、《空城计》老生剧目选段,由叶蓬演唱;这是叶蓬老师在当时进行专场演出的剧目,是由白登云、张素英老师担任伴奏。这两出戏是学院保留教学剧目·,尤其是由白老与中年教师合作伴奏,是一部很有保留价值的资料。《战太平》主要选场:由梁汉森、张关正演唱;《战太平》一剧不是常教、常演的剧目。当年表演系由王世续老师教授此剧,音乐系请白登云老师教授此剧。结合教学由白老与张素英合作,进行了示范演奏,白老与张素英录制这些资料不仅是难得的机会,更体现了白老大力提携中青年教师的思想境界。 吴炳璋、刘宗生录制了《金水桥》主要唱段,由于玉荡、张逸娟、王玉敏、陈国卿、张关正老师演唱。《金水桥》也是音、表两系的保留教学剧目,恢复传统教学剧目后,组织教师进行了教学剧目示范演出。 崔永魁、阎宝泉录制了《京剧唢呐曲牌》一套。崔永魁老师吹奏的唢呐曲牌音色圆润、韵味浓厚、音调准确,在唢呐吹奏技艺方面很有研究,与众不同。过去,京剧乐队唢呐音调不准,是个大问题。《群英会》等戏曲艺术影片,唢呐音调不准的问题严重存在。有人把此误认为是京剧音乐的风格,这是非常不确切的。而崔老师就很讲究唢呐音调准确,并在曲调旋律、风格韵味方面也具有独到之处。再加阎宝泉老师采用的一套风格别致、套路讲究的锣鼓,配合的严谨默契,更使这套曲牌增辉许多。 白登云、关禹洪老师录制了笛子曲牌【万年欢】、【汉东山】, 【傍妆台】.【柳摇金】 关禹洪、王诚录制了昆曲《游园》一折,由沈世华演唱。 刘宗生老师录制了《铁笼山·观星》"起霸"的锣鼓套路讲授。刘老师在教授剧目时,注重结合剧情、人物讲授锣鼓套路。他针对《铁笼山·观星》几《挑华车》、《战金山》、((扈家庄》等剧不同人物的"起霸",强调要根据不同的剧情与人物,采用不同的锣鼓套路,打出姜维、高宠、梁红玉、P三娘在各剧不同的场景气氛与人物性格。采用不同尺寸、劲头的锣鼓套路,打出各种不同剧目的场景气氛与人物感情,是刘老师的主要教学特点。 以上是我在从事戏曲音乐教学组织、管理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京剧音乐教育工作是我所热爱和留恋的,祝愿戏曲学院音乐系、附中音乐科教师队伍雄厚、壮大,后继有人,不断培养出更多的高级、优秀的京剧音乐演奏人才! 附录1: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历年招生情况 五六十年代招生情况如下: 1950年第一届学生仅有在四维剧校学习京剧伴奏的关雅浓、张桂良及自演员转学京剧伴奏的孔祥昌三人。他们三人后又转入52班学习。关雅浓、张桂良于1954年毕业。 1952年招收第二届学生:王诚、任枫、孔祥昌、薛永泉、王世荣等20人; 1954年招收第三届学生:唐继荣、王宝柱、许俊德、张舜华、任虹等17人; 1956年招收第四届学生:曹宝荣、杨凌云、洪伟、马学义、万瑞兴等26人; 1959年招收第五届学生:李朝贵、杨柳青、史镇鑫、张金生、刘茂发等20人; 1960年招收第六届学生:林宗提、李朝阳、王志范、张素英、白宝珠等25人; 1961年招收第七届学生:张景霖、张宏生、李树、卢慧沙、郑重华等24人; 1963年招收第八届学生:迟彦春、魏寅初、李凤琴、江则理、林学民等24人; 1965年招收第九届学生:郝荫柏、杜凤元、费玉明、黑全来、赵天佑等26人; "文革"中招生情况如下: 1972年招收第一届学生:李学增、郭四泉、耿建华、王彩霞、张可来等12人; 1973年招收第二届学生:马勇、田少华、裴永利、钱华庆、高志勇等29人; 1974年招收第三届学生:耿连军、姜景洪、杨笑玲、赵建华、王英奎等29人; 1974年另招师资班学生:倪仪斌、王秀艳、蒋莘、孙琴英、王秀艳等8人; "文革"后招生情况如下: 1978年招收第一届中专学生:杨广同、顾玉杰、聂海军、杨立等21人; 1980年招收第一届大专学生:张可来、陈宝平、肖云、赵德军等4人; 1982年招收器乐进修班学生:郑海青、马国跃、陈磊、宋荣等15人; 1982年招收作曲进修班学生:胡忠武、霍玉彪、张晓琪、张刚等7人。 附录2: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科历年教师名录 1.建校初至1954年音乐科教师名录: 武乐乐师:松文明、方富元、阎宝泉、刘宗生、陈文荣、张桂来、张玉山、方瑞山、姚德林等; 文乐乐师:于善民、何启佑、马竹青、祁善华、吴炳璋、张鹤桥; 音乐教师:陶筠、李刚、刘德裕。 2.1955 - 1962年音乐科新增及调入乐师名录: 东北沈阳分校迁往北京与中国戏曲学校合并,分校的乐队并入音乐科,乐师名录有: 武乐乐师:李克明、李敏生、张增宝(后调上海戏曲学校)、赵永仁; 文乐乐师:黄宝炎、王云鸣、彭永福、王福年、王英南(后调内蒙京剧团); 管理干部:王作婶、顾汝行、刘志、张琪瑶。 这部分乐队的乐师有的于60年代初调往内蒙等京剧团。 这一时期陆续调入的教师有: 音乐教师:张正治、王健、李佩磺、李广明; 1955年留校毕业生:关雅浓、刘越(关雅浓、刘越先在实验剧团后来调回学校任教。关雅浓又曾调入中国京剧院,1983年再次调回学院任教。) 1957年留校毕业生:孔祥昌、王诚、任枫、薛永泉、张新民、王汶璋; 1960年留校毕业生:赵智全; 1962年留校毕业生:杨凌云、曹宝荣、洪伟、孙玄龄、马俊豪、马学义。 3.1972 - 1976年音乐科新增及调入的乐师名录: 1972年10月中央"五七艺大"戏曲学校从北郊朱辛庄迁回中国戏曲学校旧址。此时,原来戏曲学校的教职工已从"千校"返回学校,同时还从"五七艺大"及"五七"干校调来一批教师(含原中国京剧院的部分乐师32人)名录如下: 武乐乐师:王德元、朱啸桐、杨世海、邵斌; 文乐乐师:崔永魁、杜奎三、张俊峰、方桂元、杨颖、孙仲廉; 钢琴乐师:何敏娟、娄乾妹、汤其娴、李淑英、郑国萍、石麟之、爬燕明、王绍麟、谢立群、姚雪华、马青萍、张增录、刘永泉、武舒甫; 管理干部:王凤朝、张秀莲、李华瑛; 工作人员:董宜兴、潘玉芝、成淑琴; 音乐、基础理论教师:王燕基、常明芝。 1972 - 1976年音乐科从"五七艺大"及"五七"千校新调入的这批乐师在"文革"以后绝大部分均已返回他们原来所在的艺术院校或院团。 与此同时,音乐科从"五七艺大"及"五七"干校还调入了一批原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科历届毕业生13人,名录如下: 1967届:刘茂发、刘文庚、王凤池; 1968届:李朝阳、张素英、白宝珠; 1969届:李树、张宏生; 1971届:魏寅初、林学民、李凤琴; 1973届杜凤元、费玉明。 4.1978 - 1984年中国戏曲学校改建制为戏曲学院,这时音乐系又陆续调入了部分教师,名录有:任虹、黄金陆、万茹泉、李琦兰、员书亭。 自80年代初由于教学需要,更为解决教师队伍后继有人,为此引起学院各级领导重视,连续在数届毕业生中选留了 一批学生,名录如下: 1978届:王心牛、倪仪斌、蒋莘、刘振国、孙琴英、陆兹菊、张伟、王秀艳(师资班); 1980届:马勇、田少华、钱华庆、徐东升、耿建华、王建平、高志勇、王彩霞、张可来(大专)、杨坚红(大专); 1982届:耿连军、姜景洪; 1984届:刘铁山、顾玉洁、童生垣、聂海军、杨长勇、俞雷、雷群安、卞慧斌。 这部分毕业生,后来有的分配到学院附中音乐科任教,有的近年又调回学院音乐系任教;有的已离开学院。 5.音乐科(系))(1955 - 1984年)聘请的名师、名家讲学、授课名录: 京剧音乐名师、名家有: 徐兰沉(梅兰芳琴师)、杨宝忠、李慕良(杨宝森、马连良琴师)、王瑞芝、黄天麟、韩恩华(李慧芳梅派琴师)、何顺信(张君秋琴师)、迟天标、裴世长、唐在炘、沈玉才、赓金群、耿鸣贤。 音乐理论及民乐、西洋器乐演奏名师、名家有: 刘吉典、屠楚材、吴春礼、王君瑾(琵琶)、刘森(笛子)、史耀东(扬琴)、赵春峰、杨秀明、邱大成(古筝)、李中华(琵琶)、张益志(琵琶)、赵明山(唢呐)、陆云兴(唢呐〕、尚世成(唢呐)、朱永宁(大提琴)、沙震中(黑管)、张震武(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