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见证辉煌

中国戏曲学院从建校到现在已经55年了,作为一名中国戏曲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和在学院工作了几十年的教师,我经历了这55年来戏曲学院的历史变迁,目睹了在它身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值此校庆的大喜的日子里,我来谈一谈我所知道的和大家所关心的关于戏曲学院的一些问题。

关于学校的几次更名和搬迁

我从1948年3月在北平西苑参加了国民党青年军208师四维戏剧学校,人校后按"维"字排名,我叫钮维骠。在1948年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先后结束,北平准备迎接解放。1948年12月,由解放区石家庄传来信息,是田汉先生通过马彦祥先生传来的口信:四维剧校不要随着国民党军队南撤,留在北平等待迎接解放。于是,我们剧校的师生和眷属就步行进到北平城里,住在一所小学校内。到1949年的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了。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人北平城的第二天,我们四维戏剧学校就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文艺部接管了。当时来接管我们学校的除了田汉先生、先生的夫人安娥先生外,还有几位当时的干部,有贾克、史若虚、徐特、李紫贵、曹慕髡、刘乃崇、何海生等先生。四维剧校被接管以后,就划归华北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旧剧处来管理,学校的名字叫做"平剧实验学校",就是我们学校的前身。 从1949年的1月北平解放到1949年10月建国,当时我们学校的全名应该是"华北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平剧实验学校"。这是我们学校在正式命名之前的名字。我们四维剧校从西苑进城后,先是住在后孙公园的一个学校,后来移到梁家园小学,就在现在的宣武门外。最后,迁到了北池子大街的草垛胡同。这样经过几次搬迁,终于在草垛胡同稳定了下来。 建国后,作为新中国国立的戏曲学校的名字叫"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从我所保留的一张珍贵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学校门口挂的牌子上的校名全称。当时将I月28日定为校庆日。 那个时候由田汉先生任校长,史若虚先生任教务长。到了1951年的4月,中国戏曲研究院就成立了,戏校归中国戏曲研究院来领导,名字改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实验学校"。因为田老当时是戏曲改进局的局长,兼任我们学校校长,后来又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工作很忙,所以他在学校运转上了轨道后,就举荐王瑶卿先生任校长。到了1952年11月20日,遵照中央教育部"关于统一以中等技术学校(包括专业学校)所在地来定名"的通知,再次将学校改名。这个通知的大概意思就是这个学校在什么地方,就要冠上什么地方的名字。所以1952年,我们学校曾经有一度叫"北京戏曲实验学校"。当时北京市还有一个艺培戏曲学校是由当时的行业工会兴办的。后来,北京市把艺培学校接过来以后,改名为"北京市戏曲学校",属于市属。由于咱们学校是中央直属的艺术院校,为了避免我们的校名跟新建立的北京市戏曲学校相混淆,所以到了1954年的5月,更名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学校"。 1954年全国撤销了大行政区,同年8月,东北戏曲研究院的戏曲学校划归我校,当时定名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学校沈阳分校"。简称为"中国戏曲学校沈阳分校"o 1955年的1月4号,中国戏曲研究院改组了,我们学校被划分出来,独立办学,归中央文化部直接领导。从那时起,正式命名为"中国戏曲学校"。这个时候的校长就是晏甬先生,萧长华、史若虚、刘仲秋三位先生任副校长。到了1955年8月沈阳分校迁到北京来,两个学校就合并了。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停课。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10月,学校改制升格为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的名称正式开始使用。当时,首任院长是史若虚先生,副院长由任桂林、张君秋、李紫贵、荀令香、张昆担任,高盛麟和赵荣琛两位老师担任顾问。 1983年,史若虚院长故去了,院长一职由王荣增先生接任,马名群任副院长,张君秋、高盛麟任顾问;1984年又增补了孔祥昌为副院长。1985年,表演系和音乐系的中专部合并,成立了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第一任校长是贯涌同志。1986年,俞琳同志到校任院长,次年,调了朱文相同志为副院长,到了1991年他升任为院长,苏移、曹宝荣、贯涌和我,我们四个人为副院长。苏移作为常务副院长管行政,曹宝荣是行政副院长,我是教学副院长,贯涌还是继续管理附中。1996年,周育德同志任院长,赵景勃、王振文任副院长,1999年刘迈同志任副院长,2001年白光耀副院长到任,这就离现在很近了,大家都很熟悉了。 这就是学校的几次换名和领导的更迭,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学校逐渐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学校除了几次换名之外,还有几次搬家。搬家的情况是这样:最早是在北池子大街草垛胡同,由那里迁移到阜成门内的赵登禹路。1956年8月,搬到了宣武区里仁街3号。2000年由宣武区里仁街3号搬到现在的丰台区万泉寺400号。有人说笑话,第一次在北池子那边有一个叫什么寿寺,后来搬到白塔寺,又搬到三教寺,现在搬到万泉寺,咱们学校一直没有离开过庙。我们学校校址就这样更换过几个地方,教学面积越来越大,教学住宿条件越来越好,从无到有,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关于学院的教学和科研

有关学校建成以后的教学设置情况:学校最初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演员,以表演专业为主;同时有音乐专业,也就是京剧伴奏专业。专业设置有京剧科、音乐科。后来又增添了地方剧科,尤其是在东北分校合并过来以后。那时地方剧科有两个专业一个是评剧,一个是河北梆子。后来成立中国戏曲学院以后,才有了戏曲文学系、戏曲导演系、舞台美术系。从专业来说,就是我担任教学副院长那段时间里,学院有六个系:表演系、导演系、戏文系、舞美系、音乐系、作曲系。后来音乐系跟作曲系合并,现在又有了传媒学院,还有其他的系,如成人教育部等等,这都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应该说有些系别专业是到了万泉寺的新校舍以后,才开始建立的。 早期的中国戏曲学校,在教学剧目方面,是以传统戏为主,辅之以新编的古代戏和现代戏。大批量的传统戏,是由那些老教授和一些老先生来传授的。我们所排的有些传统戏,社会上已经很少演出了,是在我们课堂教学后,经过舞台实践刁'保留了下来的。再有就是排了许多新编的戏,如《红娘子》、《新白兔记》、《三打祝家庄》等,还排过田老的《江汉渔歌)};《白蛇传》就更成为了学校的保留剧目;还有《牛郎织女》等;又如实验剧团的《武则天》等,都是那个时候产生出来的剧目。 还有现代戏,尤其是"大跃进"那个年代,现代戏刚刚兴起,学校排过《刘胡兰》、《红色风暴》,老本的《智取威虎山》、《刘介梅》、《血泪仇》等等。比较有名的还有《四川白毛女》。我编剧目教材的时候,每次列的都是几百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们学校的剧目教学,已经是由"两条腿走路"到实行"三并举"方针了。 我个人认为我们学校总体水平,是超过了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所有剧校、科班的。因为我们学校到现在如果拉起名单,就是几千人的毕业生,出现的优秀人才或者说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人才,那也有数以百计了。我们学校出的人才,除了演员,还有乐队的,还有舞美的、作曲的,除此之外,还有搞学术研究的、搞教学组织工作的一大批人。当时我就在研究室,经我手编纂、出版的剧目教材就有三四十种,还出过形体训练的教材。早期我们学校出版的基本都是属于教材性质的书,真正理论内容的书是后来编写的。比如《中国京剧史》就是咱们学校作为主力编写的,《大百科全书》、《戏曲志》、《不列颠百科全书》、《艺术教育大系全书》等一大批文献资料和学术著作以及教材,都是我们学校毕业的人才编写的。可以这么说,从戏曲学校到戏曲学院的五十多年来,我们的教学成绩就是见人、见戏、见科研成果。而且,我认为那个时候老师阵容也是全国最好的,可以说是所有的名家都在学校上过课。学校的教师阵容在全国行内外,是为人十分称羡的。历史上没有哪个科班有过这么多好老师,所以出人才,中国戏曲学校的鼎盛时期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很值得怀念。 当然,除了历史上的辉煌,在条件更为优越的今天,我们学校也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不仅为国内的戏曲舞台培育了大量人才,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我任副院长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始招收留学生了。那个时候是短期的、没有学制的,到了万泉寺新校址以后,才列入正式的、有学历的教育。我教过的留学生有法国的,还有日本的、英国的。现在刚刚毕业的韩国留学生尹东俊、李光馥都是正式的研究生,日本的石山雄太是附中升上来的,后来考上98届表演本科,我也教过他,他毕业后留在中国京剧院工作。咱们学校外国留学生能够得到硕士学位,那是最近几年的事。

关于学院的对外交流

中国戏曲学院的对外交流,最早是在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如上世纪50年代,就常请国外专家来看我们的演出。田汉先生当校长的时候,因为身又是国家的文化官员,所以能邀请外国名家来校交流,比如,苏联舞蹈家乌兰诺娃,还有木偶专家奥布拉兹卓夫、电影导演尤特凯维奇,他们都来过我们学校。还有一些艺术团体,比如苏联的红旗歌舞团、波兰的玛佐夫舍歌舞团。那个时候主要是东欧的一些国家,他们来访,咱们学校也去回访。如上世纪50年代初,谢锐青、梁九荣二位,同张云溪、张春华先生一块参加了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后来有很多同志陆续到澳洲、北欧去过,又到过日本、英国、美国等许多国家。 "文革"以后,陆续又开始恢复对外文化交流。比如,我到过联邦德国,给他们的一个皮革艺术博物馆鉴定一批中国皮影戏的藏品。还有到国外出访的,像马名群老师到过奥地利,苏稚和曲咏春老师到过英国,咱们毕业的同学到国外去的非常频繁,有些同志去过几十个国家,像刘秀荣去的就比较多,起码二三十个国家。文化交流应该说一直没有断,尤其是对中国的戏曲。外国的艺术家对于戏曲有所了解以后,都想到中国来看看戏曲的现状。凡是来考察戏曲文化的,基本上都是到我们学校来进行参观、座谈。这样的例子就数不胜数了。 作为一名老教师,亲身经历了学校这些年来的变迁,看着它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稚嫩到茁壮。55年弹指一挥间,以往的辉煌与荣誉都成为我们光荣的历史,而中国戏曲学院乃至中国戏曲事业的未来,还需要我们这些从戏曲学院走出来的戏曲工作者,继续弘扬学院的优秀传统,不断开拓创新,联手缔造新世纪戏曲事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