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今天·明天

回忆我在校学习的情况

中国戏曲学院到今年走过了整整55年的历程。应该说,从1950年建校起,这个学校就始终在继承民族艺术上,做着很大的努力。我1956年人学,在校学习了九年,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到现在为止,近半个世纪了。在学校度过的这50个年头,我确实看到了我们学校的发展历程。 在我人学的时候,应该说赶上了一个黄金时期。那时候,新中国建立不久,举国上下都投人到了国家建设当中,百废待举,意气风发。很多老艺人、老艺术家也将自己所有的艺术经验都放在了戏曲教育上,全身心地投人到学校的工作中。当时,学校有三大教学力量:一个是以王瑶卿先生、萧长华先生为代表组织的富连成、荣春社的一批资历很深的老艺人,在他们的领导之下,学校当时的教学风气第一是正,第二是严。另外一支教学力量,就是以李紫贵老师、刘木铎老师、曹慕髡老师等为代表的一批比较讲究新的教学方法的老师,他们对一些传统戏,进行了一番整理,同时带着学生排了一些新戏。最有代表的,就是1952年推出的《白蛇传》,至今仍然是我们学校的教学剧目。此外他们还排演新的剧目,给我们的传统教学以有益的补充,给学生注人了一种新的观念。第三支教学力量,是以晏甬校长为代表的文化理论教师。晏校长带领着东北鲁艺的一批老师给我们开设了许多文化课、文艺理论课,让学生从多方面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三大教师队伍相互配合,三种营养元素相互补充,使得中国戏曲学校(院)的学生表现出与其他戏曲学校与众不同的一面,被史若虚校长称为"中国戏曲学校(院)风格"。当时我还小,不太理解什么叫"中国戏曲学校(院)风格"。随着自己的成长,再回过头来看一看,逐渐也就理解了。实际上,"中国戏曲学校(院)风格"就是一种对艺术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感的这样一种精神面貌。 20世纪50年代,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功底,而且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有一定的创作能力。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了很优秀的演员,像刘秀荣、杨秋玲、刘长瑜、李维康、孙岳、冯志孝等等。还有一批优秀的演员分流出来,从事了戏曲教育工作,像马名群、谢锐青、王诗英、张关正、刘坚、蔡英莲、陈琪、刘福生、李,文才老师等等,都是我们学校的名师,他们在教学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另外也分化出一批像逯兴才老师、金桐老师、何冠奇老师等优秀的导演人才和郭大宇、张志高、宋杰等一些著名的编剧。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当今活跃在作曲领域的孙敬民、续正泰、张炎培、王世明等都是中国戏曲学校(院)表演专业出身,都不是正式学作曲的。还有一批学者和研究者如钮骠、苏移、贯涌等老师也都是表演专业出身。此外,学院还培养了一些作曲家,如关雅浓等。 以上这些都足以说明一个问题,当初学校给学生打下的基础是宽泛的、扎实的、深厚的。因此,学生毕业之后,根据工作需要,就自然地进行了一些知识上的重组,方向上的转移,最后在新的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今天,再回过头去看那段历史,我觉得这与学校当时的教学方针是分不开的。当时有一种很正确的办学思想,就是强调普遍培养、因材施教,应当说这为日后的戏曲教育事业留下了一笔很丰厚的财富。从中国戏曲学校到中国戏曲学院,把"因材施教"这四个字,更理论化了。因什么样的材,施什么样的教,这里面有一个辨才、识才、育才的过程。所以在当时,从校长,到科主任,到班主任,都在研究一个辨才的问题:怎样观察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的长处在哪儿?短处在哪儿?潜质如何开发?辨才,用什么样的办法、什么样的剧目,才能把他的长处挖掘出来,弥补他的短处?这方面想了很多的办法。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过程,学校才获得了累累的硕果。但是,这些育才经验仅总结了一部分,大部分还没有总结,经验还在实践者头脑中,有待归纳、整理、落笔成文。

总结1996年以来的工作情况

以周育德院长为首的我们这任班子,是1996年4月上任的,到现在也有快10个年头了。这一任都做了哪些工作呢?我们基本上还是在完善本科教育,创建研究生教育上做出了一些努力。本科教育方面来讲,党和国家对戏曲事业的重视以及国家经济的繁荣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好的机遇,教育经费比过去要充裕得多。因此在这期间,学院大规模地发展,从原来300多个学生,发展到今天的2300多本科生,还有很多的研究生、留学生、以及研究生班的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从规模上来讲,是前所未有的;从教学内容上讲,注意了把握本体、突出特色;在学科建设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比较有标志性的是出版了一套《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戏曲卷》,有12本,其中有一些内容是属于填补空白的。另外,教师的专著也大幅度地增加。从教学上来讲,我们采取了多系联合的方式进行联合创作,既锻炼老师,又锻炼学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其中以学生为主,完成的一些作品,比如像《哪吒》、与动画相结合的新产品《三毛从军记》、《金子》等戏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一些老师搞的小剧场剧目《祝福》、小剧场剧目《霸王别姬》等。学院还编演了一出新编的京剧《杜十娘》,参加中国京剧节,获得了"国家首届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提名奖,这标志着学院以创作带动教学的趋势正在逐渐形成。因此我们现在比较明确地提出来,以创作和科研为两翼来带动教学的主体,以此来实现学院产、学、研三个功能的健全。这方面我们深有体会,只有把科研搞上去,教学才能注人新的活力;只有把创作搞上去,也才能激发教学,与时代同步。 此外,从教学的保持特色和发展特色方面,也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发展。如何使传统艺术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如何使传统艺术与国际化相接轨?学院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一个比较大的拓展。首先谈传统艺术和现代化相接轨。大家可以看到,学院的导演系新增加了一个专业,叫戏曲影视导演,并且有了自己的摄影基地,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戏文系也增设了戏曲影视这方面的教学内容。舞美戏增设了三维动画设计专业,还有就是在灯光设计和舞台设计上,也采取多媒体的手段。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使传统艺术和现代化接轨上做出的一些努力。另外一个是传统艺术与国际化接轨,我们现在成立了一个传媒学院,这个传媒学院本身有一个专业,应该说是很受欢迎的,那就是对外文化交流。我们要培养一批能够把戏曲和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人才,既是推介人才,也是管理人才,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应该说这几年我们在拓宽戏曲发展空间方面做了一些努力,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当然,工作过程中不会只有成绩,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教学评估,进行反复的思考与认识。比如我们在教学的规范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教学管理上,还不够完善、不够科学。我们必须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其他院校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方法。在这次教学评估过程中,我们抓住了一条,就是突出特色和发展特色。我们已经认识到,学校在社会上能够站稳脚跟,主要是靠特色。但是特色绝不能固守,还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发展,要大踏步地往前走,把我们的特色搞得更好。目前来讲,全校的师生可以说是意气风发,干劲十足,正在朝着共同的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

对未来的展望

从2000年开始,我们几乎每年招人500多名新生。新生人校,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新生教育。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大多数对戏曲并不是很熟悉,或者只是很少的接触,很难说让这些青年学生都对我们的传统艺术产生深厚的感情。但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就是戏曲艺术,所以我们要从学生入校就培养他们对民族艺术的这种感情。民族艺术和时尚艺术,是两个不同的轨迹。中国戏曲学院作为民族艺术的传承者,始终要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不管现在的戏曲市场是否景气,这个文化的脉搏都绝对不能断。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宣扬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所以,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生一定要热爱我们的戏曲艺术,只有热爱它,才能更好地发扬光大,使戏曲与时代同步。 时代在发展,戏曲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学校现在实现了中专、大学、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应该说我们对戏曲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是继承,一个是创新。继承是我们现在首要的任务,尽可能地减少流失,把戏曲艺术中精华的东西很好的继承下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创新。对于我们现有的民族遗产,恐怕有的需要整理。这个整理有的比较简单,擦拭灰尘,进行一番洗涤就可以了;的可能良莠不齐,需要进行一番手术,可能要伤筋动骨,这种整理就比较有难度。另外,我们要不断的创作出新的作品,一方面丰富教学,另一方面也为学院创造品牌。总之,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都是我们持之以恒的课题,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戏曲艺术要传承下去,就要继承;戏曲艺术要发展,就要不断的创新。 我今年已经60岁了,在学校度过了几十年,我对学校的前景充满了信心:这是中国戏曲人才的摇篮,是民族艺术的基地。我相信中国戏曲学院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