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京78班

1978年9月2日我从青岛来到了中国戏曲学校(当年10月升格为大学,改名为中国戏曲学院),一晃在中国戏曲学院已度过二十八个年头了,我也从懵懂的少年步人了不惑之年,从一个中专生成长为一个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时值建校55周年之际,我想就此机会把历史一隅-中专七年在校的学习经历和多年后所体会到的一点认识,与大家分享,以便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学院发展的那段历史。

京78班的诞生

1978年,改革开放似一股强劲的春风吹绿了华夏大地,为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京78班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号角中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记得学校老师去青岛政审的时候说,青岛只招收了三名学生,可集合到校报到时,青岛的学生由三名变成九名。后来询问有关老师才知道,在当时百废待兴的历史条件下,文化部领导希望中国戏曲学校能够多培养一些戏曲的后备人才,同时也希望78班能够按50班那样去培养,多出人才和成果。于是在1978年9月4日举行了开学典礼,京78班正式诞生。七十四名来自京、津、鲁、浙、冀、皖、苏、宁、蒙、晋、青、湘、赣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孩子,带着儿时朦胧的梦想走进了北京市宣武区里仁街3号——中国戏曲学校,开始了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历程。 除了有四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因种种客观原因而无法继续学习外,七十名同学共同生活了两千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大家一起经历了从少年到青年的蜕变,一起走过了人生关键的时期。1985年,京78班作为中国戏曲学校招收的最后一个中专班,也是中国戏曲学院的第一个中专班,走向了广阔的社会大舞台。

京78班的成果

京78班的成长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在前进中不断续写新的篇章。1979年春,京78班为全国艺术教育大会汇报演出了《三击掌》,受到数百名代表的一致赞扬,由此开始在社会上崭露头角。陆军总院、铁匠营俱乐部、新街口俱乐部、大众剧场、中和剧场和学院的排演场等演出场所,不断贴有京78班的演出海报,并拥有了一批固定的观众群。我们先后上演了《岳云》、《红鬃烈马》、《四郎探母》、《大破铜网阵》、《霸王别姬》(全本)、《杨门女将》、《三打祝家庄》、《芦花河》、《摇钱树》、《三盗九龙杯》、《恶虎村》、《黄金台》、《钓金龟》、《贺后骂殿》、《二进宫》、《草桥关》、《芦花荡》、《八大锤》、《雁荡山》、《清风亭》、《宋江杀惜》、《青石山》、《取金陵》、《棋盘山》、《战金山》、《闹龙宫》、《挑华车》、《三家店》、《刺蚌》、《挂画》、《武松杀嫂》、《巴骆和》、《盗仙草》、《火烧余洪》、《樊江关》、《穆柯寨》、《辕门斩子》、《白水滩》等几十个剧目,每一个剧目都彰显了京78班同学的学习成果,凝聚了教师的心血。35周年国庆之际,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庆祝晚会上,同样也留下了京78班同学的身影…… 除此之外,儿童戏曲影片《岳云》的完成,使京78班成为中国戏曲学院历史上惟一在读期间完成一个新剧目的创作、演出,并拍摄成电影的班集体。电影《岳云》作为儿童电影制片厂的第一部戏曲片获得了首届"童牛奖"。

京78班与其他班级的风格差异

记得我们进校时,学校有72班、73班和74班,加上音乐对口班的学生,以及78专修班(王蓉蓉所在班级)和78舞台美术班(李刚所在班级)等,当时在校生的规模近四百人。专业教室的使用非常紧张,优秀的专业教师同样也成为各班激烈争夺的对象,各班班主任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老师的聘请、学生的管理等各方面,无不积极地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使所带的班级不仅有自己的代表剧目,还形成了自己班级的风格。72班成立实验剧团后,在学演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创演了《对花枪》、《玉笛恨》、《倩女还魂》等,以创作新剧目见长73班则排演了《虹桥赠珠》、《碧波潭》、《谢瑶环》、《叶含嫣》、《洗浮山》、《火烧裴元庆》、《长坂坡》、《杨家将》(全部)、《三借芭蕉扇》、《李慧娘》、《春草闯堂》、《卖水》等,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表演技巧见长74班排演的《四郎探母》、《打金砖》、《女杀四门》等,则是以整体实力见长。 相比之下,78班由于是以传统戏开蒙,因此传统戏基础要优于其他各班。也许是七年换了四任班主任,不同的教学管理思路造就了78班思维特别活跃,展现的成果呈多样性的特点。从上面的演出剧目中就可以看出,有纯传统的常演剧目,如《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等,也有抢救的几乎失传的传统剧目,如《摇钱树》、《取金陵》、《青石山》等(这些剧目目前为止也很少有剧团能够排演),还有学演中国京剧院创作演出的剧目《大破铜网阵》(该剧除中国京剧院演出外,只有78班排演过此剧,并留下了珍贵的录像资料),更有纯创作剧目《岳云》。除此之外,78班率先冲破各种禁锢跳起了健康的迪斯科舞,唱起了通俗歌曲,踢足球、下乡务农、参加歌咏和背诵唐诗比赛等等,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而且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思维活跃和成果呈现的多样性特点,也使京78班形成了自己的班级精神和文化内涵,那就是:继承、开拓、进取、博爱。 各班的风格是班主任整合本班优势力量在相互竞争中形成,并在具体实践中体现的,从这一点来讲,戏曲学院的班主任不同于一般高校的班主任。尽管风格多样,却都无形中秉承了中国戏曲学校的文化传统:继承、发展、创新。

教学方法

提起戏曲表演的教学方法,一般都会严厉地批判和控诉"口传心授"教学方法的蒙昧,更有甚者将某些戏曲演员缺乏创新精神或戏曲艺术的不景气等全归罪于传统教学方法的落后。我无意在此为"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进行辩解,只想讲讲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两件小事。通过这两件小事想告诉人们,"口传心授"绝非一般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机械,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戏曲表演教学的特点是"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得意忘形"。 1.观察。我的开蒙老师是耿世忠先生,他在教演《石秀探庄》中钟离老人这一角色时,由于钟离老人穿老斗衣,走老头脚步,对于年少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我学了相当一段时间,耿老师依然不满意。为了让我演好这个角色,下课后常常让我跟在他的后面,观察他的步伐形态、劲头儿(耿老师当时接近六十岁,由于身体不太好,走路时略显老态龙钟的样子)。一天,耿老师突然对我说:从现在起,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注意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回来告诉我,并表演出他们的不同特点。练完功后,一定要上街或去陶然亭公园看人、想人、琢磨人……两个月后,令我吃惊的是自己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老头脚步的技术要领,完成了钟离老人的形象塑造,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此后,我又塑造了一系列的老头形象。这种观察生活的方法为我以后的学习和表演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比较。记得在跟宋继亭先生学习《红鬃烈马》时,当时我们几个学生学习都很认真,却常常遭到宋先生的批评,说我们不用功。大家心里着实的委屈,因为宋先生教的【西皮导板】转【西皮原板】唱腔我们刚学会,上课时又发生变化了,唱腔总是在新腔与旧腔中不断变化,这让我们学习和掌握起来非常困难。大家无奈,只好到303教室找班主任于玉蘅老师,将学习的情况反映给他:我们认为老师不备课,随意性较大,希望换老师。于老师当时要求我们把所学的唱腔唱给他听。在听的过程中,于老师辨析着:这是余派唱法,那是杨派唱法、谭派唱法……最后于老师问,老师让你们熟悉不同流派的唱腔和唱法,有错吗?我已不记得别人的反应,当时的我脸上在发烧,特别想马上离开,于老师讲完后我几乎是冲出303教室的。 记得后来宋继亭先生对我们说:戏中自有黄金屋,戏中自有颜如玉。你们要先学而后解,因为你们还小,等长大了就要先解而后学。其实当时我没有真正明白这些话,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真正体会出其中的道理。

教育管理

戏曲表演专业的班主任与一般学校的班主任有所不同,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工作者,而且还是一个学院教育思想的执行者、人才的识别者和培养者,专业教学的策划者、管理者和组织者。 班主任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位置,一个班主任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命运。七年中,我们班大约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被先后改换了行当。像原先学习武生的周锐、曹晨先后改为架子花脸和武花脸;原先学习老生的张远宁、赵宏、张明、邱军、洪勇春、孙宏钧、穆立新、张威等分别改为武生、武丑、文丑、武花脸、小生;老旦费嘉改为青衣;青衣于洁改为刀马旦……虽然这些同学在改行之初也并不都是心甘情愿,但最后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这些同学改变了行当,才使优势得以发挥,在毕业分配时都找到了各自的出路。 记得为我们改行最多的于玉蘅老师谈起这件事时说:有些看准的一定尽快改;有些虽然看准了将来要改的,但目前还不具备条件改行的,要创造条件促成改行;对有些可改可不改的,一定要提供条件,让其展现潜质的优劣,挖掘潜质之所长,提升人才规格;对有些不能保证改行一定成功的,坚决不予改行,否则只能事与愿违。 在实施教育管理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艺术智商的提高和培养,从而忽略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和提高。虽然"情商"的概念近十年内才出现在我们认识范围内,但在78班的管理中,我们的班主任实际上已经有意无意地对有些同学进行了情商培养。 记得我们拍完《岳云》以后,由于一段时间内同学们没有接受按部就班的学习,加上通过拍电影拓宽了艺术视野,又因为大家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活跃,种种这些因素给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时间学校盛传78班因拍电影而"散了",就在这个时候更换了班主任,这使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形成了一种逆反心态。为了使同学们收心,纳人正常的学习轨道,有的老师就用"刀坯子"与学生进行"对话",但是收效甚微,相反师生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以苏稚老师为主的那一届班主任注意到了学生的情绪变化,在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中,把情商的培养和提高放到了第一位。不但帮助我们认识自身的情绪,而且帮助我们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他们适度的激励唤起了我们的自我激励,学会与不同的老师进行沟通。也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工作和教育,使我们在排演场的三场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同样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赞许。穆立新在这个时期练就的两圈旋子360度,用于《火烧余洪》的表演中,至今没有人超越。 可以说适当而正确的教学管理,不仅可以延长一个学生的艺术生命力,而且也可以形成创新的源动力。

校园文化

关于校园文化的定义从广义角度来讲,它包括一个学校所有的内容-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从狭义角度来讲,它应包括传统观念与自尊心的内容,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思维和精神特质,以及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等。现实中我们很难给校园文化下一个准确而全面的定义,但是它却有形无形地影响着在校园中生活的人们。正如此次参加京78班毕业二十年聚会的同学所说:中国戏曲学院给予我很多东西,这些东西看似无形却有形,重要的是每个人如何消化学院所给予的东西。有的说学院教会他怎样做人,有的说学院教给他一种思考问题和看世界的方法,也有的说学院让他懂得了人情世故。这都是校园文化对人影响的一种具体表现。 在校七年里,校园文化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除了各班级之间的竞争外,教师自身的示范性同样影响着我们。 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生,我们常可以看到当时的中青年老师在跟前辈艺术家们学习,或抱着录音机串课堂听课、听艺术讲座等。孔雁、陈锡箴老师为了解决戏曲声乐男生变声期训练的难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考察变声期男孩子的嗓音状况,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嗓音训练。李景德、刘福生、刘勉宗、焦克等老师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 利用业余时间联合排演了《武松》、《东郭先生》和《巧县官》等剧目,他们的敬业精神无不感染着我们。那个时候无论文戏组老师还是武戏组老师, 上课或排戏前都集体备课,他们在课上、课下的严谨作风与态度,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另外,当时由于学院与各地剧团的关系较好,也经常有外来剧团和著名艺术家来学院演出,聆听他们的艺术教诲,使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前辈艺术家的风采。这其中也包括学院的教师示范演出。如:高盛麟、王正屏的《连环套》,言少朋的《卧龙吊孝》,张少楼的《让徐州》,尚长麟的《失子惊疯》,高盛麟、尚长春、袁国林、陈永玲的《战宛城》,王金璐的《挑华车》,厉慧良的《艳阳楼》、《钟馗嫁妹》、《挑华车》、《长坂坡·汉津口》,童芷苓、宋遇春的《乌龙院》,张春华、高牧坤的《大破铜网阵》,周传瑛、王传淞的昆曲《访鼠测字》,以及赵丹导演的《鉴真东渡》等。 客观地讲,一出戏或几出戏并不能让人享用一生,但是在人成长过程中所打下的文化根基却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以上是我对那段历史的简要概述和粗浅的认识,难免有疏漏或者不当之处,在此仅做抛砖引玉之举,请方家指正。